经期保健怎么做?记住经期保健五个不要
- 发布时间:2024-03-07
- 作者:湖南金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
1.不喝酒
结果:容易喝醉引起肝脏问题
研究表明,女性在月经期间体内荷尔蒙水平发生很大变动,此时饮酒比平时容易喝醉,酒精对肝脏的负担也进一步加重,因此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建议尽量少喝酒。
女性在这个阶段体内分解酶的活动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,分解消化酒精的能力下降,酒精很难迅速从血液中排出,停留在体内就会发展成有害物质。
为了去除这些有害物质,人体肝脏必须不断分解制造酶,负荷比平时大得多,不小心容易引起肝脏故障。
此外,专家还分析说,饮酒可能会加快人体血液循环,导致月经增加,饮用冰啤酒也可能导致痛经。
2.不拔牙
结果:容易大出血和感染
生理日不拔牙。因为生理日,女性体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,血液凝固性比平时减少。
如果此时进行创伤性手术,包括拔牙处理,止血困难,出血比平时手术多,出血时间长。
经期女性痛感神经也比平时敏感,全身抵抗力弱,经期拔牙疼痛加倍,感染率大幅增加。
如果在月经期间进行拔牙处理,拔牙结束后,口腔内长时间残留血腥,食欲受到影响。所以建议女性一定要避免经期拔牙。
3.不使用活血化瘀药
结果:增加经血流量,引起贫血
一般来说,补血健康食品、活血化瘀药应在经期停止,但很多女性不知道,结果发现自己的月经量突然增加,严重者引起严重贫血和经期大出血。
陈志辽表示,在经期使用补血、活血药物,一方面会增加经血的流量,导致不必要的经血过多,另一方面,经期出血也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。
补血健康食品以口服液为主,活血化淤药物分为外敷和内服两种,特别是中药为主。
很多活血化淤的中药具有抗凝、抗栓效果,使用后扩大血管,加速血液流动,血运变化进一步导致经血流失过剩。
西药中也有扩大血管的药物,阿司匹林等可能引起生理日大量出血。
4、腰部、足部按摩
结果:或者经血过多,经期延长
月经期间,很多女性比平时容易疲劳,全身酸胀无力,所以很多人去按摩。其实女性在月经期间,最好避免腰部、脚部按摩。
足部按摩的作用主要是保障血气运转,疏通经络,促进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运转。此举与活血化瘀药的特殊途径相同,也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女性月经量。
另外,生理日发生严重腰酸背痛的女性很多,可能会选择别人按摩或自己敲打的方法来缓解腰部疲劳和膨胀感。
女性在经期发生腰酸现象是非常正常的,因为骨盆充血,这时盲目按摩腰部,骨盆充血更加严重,反而会加剧腰酸背痛现象。
此外,按摩还可能引起皮下出血,不利于子宫内膜脱落后的修复、方法不当、生理日延长等。
这个阶段,女性整体的生理疲劳状态,缺钙的可能性很高,正确的做法是女性在生理日多吃含钙的食物,补充失血带铁和钙。
5.不要大声唱K
结果:声带或受伤
生理日不仅骨盆充血,喉咙声带毛细血管和鼻咽粘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充血和浮肿。
如果在这个时间内发出声音,唱歌方式不正确,女性有可能遭受喉咙毛细血管破裂,结果暂时“失声”。
女性不必太紧张。大多数情况下,正常的声音唱k,说话应该没什么问题,但是长时间高音,挑战高音域的歌曲,声带有可能受伤。
专家建议,如果女性在月经期间参加k歌活动和演讲,应注意以下几点:
保护声音,发声时间不要太长,用力不要太大,如果发生严重声带嘶哑,应立即到专业医生检查。
经期保健怎么做?记住经期保健五个不要
孕期痔疮肉球怎么消除 8个消除孕期痔疮的小技巧
2024-01-07许多怀孕的女士在孕妇饮食沒有好好地留意,加上胎宝宝长大了,腹部渐渐地扩大,平常运动强度也就降低了,那样的话就非常容易便秘,进而引起痔疮等状况的产生,许多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現了痔疮肉球的状况,那麼孕妇痔疮肉球怎样去掉?孕妇痔疮肉球怎样去掉外痔的肉球是要渐渐地清除的,孕妇一定要控制好饮食搭配,清淡的食物,
雷特恩祛痘跟索尔祛痘(雷特恩祛痘跟索尔祛痘的区别)
2024-03-26雷特恩祛痘和索尔祛痘是两种常见的祛痘产品,但它们在成分、使用方式以及治疗效果上存在一些区别。本文将通过介绍雷特恩祛痘和索尔祛痘的区别,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祛痘产品
来月经的时候为什么女人容易生气
2024-01-08女性来月经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,但是绝大多数的女性在月经期间,包括月经前后几天都会出现容易生气的情况,女性在这段时间往往会出现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而脾气暴躁的情况,导致女性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都手足无措,那么为什么在来月经的时候,女人这么容易生气呢?由于月经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平衡失调,钠水潴留和抗利尿激素
除口臭偏方有哪些 除口臭三个简单秘方
2024-01-17嘴里有异位很是难受,如果是经常口臭,那更是烦恼。那么口臭怎么去除才好呢?下面小编分享了除口臭三个简单秘方,希望能帮助到你。除口臭三个简单秘方其一是,喝菊花茶。其二是,淘米水烧开后用来漱口。其三是,丁香两克,分数次含于口中,也可缓解口臭。专家点评:上述3个方子对口臭都有一定缓解作用。菊花可散风清热、清肝明